高速铁路技术树立了国际标杆(新经济导向)

1233小编 2024-07-05 12:11:49

在复星采用的254项重要标准中,中国标准占84%—

高速铁路技术树立了国际标杆(新经济导向)

在广西桂林,一列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驶过贵广高铁幸福园大桥

冯荣权摄(影像中国)

来源: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..

“高铁技术树立国际标杆”。6月24日,复兴号高铁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

如今,复兴号高铁已经成为世界上商业运营速度最高、运营场景最丰富的动车组列车

从雪域高原到热带雨林,从渤海之滨到沙漠腹地...复兴号高铁运行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,截至2023年底,累计安全运营23.4亿公里

京沪高铁,全长1318公里,最快4小时18分钟可达复兴;桂南高铁,复兴是“多彩贵州”“美丽广西”的串联。半天可以逛七个小牌坊,品尝螺蛳粉...从繁华的大都市到宁静祥和的小村庄,当高铁改建空。截至2023年底,复兴号高铁累计运送旅客22亿人次

2013年开始研发,2017年精彩亮相。从追赶到引领,复兴丈量大国脚步,镌刻中国创新高度

你为什么开发复兴?

国外技术平台和国外标准限制了进一步发展

时间追溯到2004年。面对社会日益高涨的铁路“提速”需求,中国开始跟踪世界高铁技术,从日本、法国、加拿大、德国引进高速动车组技术

2007年,中铁高速列车正式下线,随后一系列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投入量产。截至2012年底,我国已有816列和谐号系列高速动车组投入运营,总里程达到11.6亿公里

和谐这么厉害,为什么要发展复兴?

原来弯道超车,多面引进,博采众长,就像一把双刃剑,为中国高铁争取了宝贵的发展时间,但也留下了兼容性的问题

“我们从国外引进了四种不同的技术平台:1型、2型、3型和5型。基于不同平台开发的车型,从车厢布局、载客量到车钩、刹车等零部件都很难互联互通,给实际运营带来很大挑战。”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公司首席研究员赵宏伟介绍

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司机控制台。进口的1型车有一个把手,2型车有两个把手,3型车有三个把手。司机的操作界面也不一样,高铁司机每个型号都要学

更大的麻烦是维修零件还没有统一,维修复杂

“每天都有动车组投入运营,每天都需要大修。如果零件磨损或损坏,应及时更换。”中国国铁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部副主任单伟说,这需要机务部门准备各种备件,运营成本高

更重要的是,放眼全球,没有哪个国家的高铁运营距离像中国这么长,也没有哪个国家的运营环境这么复杂。“有些进口模式难免‘水土不服’,需要创新。”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叶说,使用国外的技术平台,每次升级都避免不了软件更新,有时还得请国外专家来解决

时任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的何华武深刻认识到,虽然我们掌握了中铁高速的技术,很多技术是自主创新和改进的,但使用国外技术平台和采用国外标准制约了进一步发展

何华武对课题组说:“我们一定要研制中国标准动车组,把研制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!”

创新势在必行

“消化吸收的目的是自主创新。从引进的那天起,我们就做好了自主研发的准备。”叶表示,由中国主导、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铁技术体系的设计、制造、试验、验收、运营和维护,必须尽快遵循中国标准

中国标准怎么建?

车体、转向架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发,软件自主开发

“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车由4万多个零部件组成,涵盖机械、冶金、材料、电力电子、化工、信息控制等多个技术领域。”CRRC首席科学家王军表示,由于中国独特的超大规模路网、复杂的地理气候条件和长距离连续高速运行,高速列车的自主研发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

以列车网络控制系统为例,它负责动车组上的高压、牵引、制动、辅助电源、车门的控制和监视,以及列车上所有控制信息和故障信息的传输、处理、存储和显示。作为动车组的“大脑”,是国外技术封锁的重点

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软件开发需要一套仿真测试平台。当时赵宏伟向国外公司询价采购时,完全没有消息,或者明确拒绝报价销售。不甘心的她带着团队从零开始,从方案设计、图纸实施到接线测试,仅用一年时间就自己搭建了一个仿真平台

平台搭建好了,但是买不到网络芯片和网卡。我们做什么呢自己做!网络软件的源代码全部由我们自己编写,团队实现了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软硬件的自主化,使中国动车组真正拥有了“中国大脑”

为了降低噪音,不同材质、不同结构的隔音试验进行了3000多次,最终复兴号以350公里的时速运行,车厢最小噪音低至65分贝;为了降低车辆运行阻力和能耗,进行了40多种方案的风洞模拟试验,最终气动阻力降低14%,人均能耗降低20%。为了实现整车谐波优化控制,我们反复设计、分析、测试、优化,最终开发出全新的控制插件,达到国际领先水平...

回顾过去,在复兴自主创新的征程上,R&D团队突破了牵引、制动、网络等核心控制,车轮、车轴、变速箱等关键技术的设计制造。复星采用的254项重要标准中,中国标准占84%。动车组总体设计、车体、转向架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发,软件自主开发,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

福星一家几岁?

设计和生产动车组零部件的核心企业超过100家,关联企业超过2100家

2015年6月,中国标准动车组揭开神秘面纱,两辆复兴号动车组成功组装调试下线。但是,距离投入使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

“高铁不仅仅是设计,更是测试。”叶对说道。国家铁路试验中心、大西高铁、郑徐高铁、哈大高铁...一年多的时间,福星跑了约61万公里,相当于绕赤道跑了15圈

最终,经过上万次的仿真计算、地面试验和线路试验,2017年,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获得型号合格证和制造许可证,6月,以“复兴号”命名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出现

2017年9月,复兴号在京沪高铁上实现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;2019年12月,京张高铁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;2021年6月,内高原电双源动车组进入西藏和拉萨,复兴号覆盖31个省份...

今天的复兴,家族体系正在壮大——

覆盖350 km/h、250 km/h、160 km/h不同速度等级;包括8辆、16辆、17辆等多种类型的编队;分为动力集中和动力分散的不同牵引方式;包括标准、冷、智能等不同配置...复兴号家庭充分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

今天的复兴,以“强块”带动了轨道交通产业——

从R&D、制造到运营维护服务,设计和生产动车组零部件的核心企业超过100家,关联企业超过2100家,形成了世界领先的轨道交通产业

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数据,2022年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规模将达到4800亿元,预计2025年将达到6000亿元

如今的复兴,走出国门,已经成为国家名片——

2021年12月,中老铁路开通运营,复兴首次走出国门;2023年10月,基于复星技术平台研发的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在印尼雅加达至万隆高铁投入使用。中国高铁系统、全要素、全产业链第一次登陆海外...

截至2023年底,中国中铁共主持ISO、ICE、UIC国际标准制修订项目65项,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项目249项。国际铁路联盟高铁领域11项系统级国际标准全部由中国中铁制定

回顾历史,展望未来,复兴何以可能?为什么中国铁路可以?

跃进,根植于新举国体制的强大优势

专心做大事。复兴的发展,从中央到地方,从科研创新、生产组织到产业应用,从规划设计、工程建设、装备制造到运营管理,由众多配套企业、近百家高校和科研单位共同参与

跨越根植于挑战极限的铁路精神

从“解放”号、“建设”号蒸汽机车,到“东风”号内燃机车、“韶山”号电力机车,再到中铁高速、复兴号动车组,不同型号、不同功率的“机车”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承载着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使命

跨越,根源于产业实力的整体跃升

轨道交通是装备制造业中产业链、价值链、市场链最丰富的类别之一。生产复兴号动车组涉及工业系统的方方面面。从无法打造相关零部件到世界第一,复兴的日益成熟背后是中国工业实力的整体提升

目前,中铁科技创新团队正在全力推进CR450高速动车组的研制,这是速度更快、更节能、更环保、更安全的新一代动车组

在轮轨之上,动力澎湃,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止

版面设计:张芳曼

《人民日报》(2024年06月28日03版)

下一篇

今年上半年(截至6月30日),厦门至金门、泉州至金门、福州马尾至马祖、福州黄岐至马祖等4条“小三通”客运航线共发航客船4101班次,

2024-07-05 11:52:00